學習者特性

教師使用建構與協作的方式進行探究式教學。我們相信,所有學生皆具備其能力進行個人與學術成長。並且,針對學生學習行為採取正向及反思的態度會帶來最好的成果。
我們依據國際文憑的標準與實踐準則教學,協作教學,以共同備課,共同完成教學。
義大國際高中是一個雙語社群。我們認為,添加式雙語教學是最好的雙語教育,且對於整體課程的學習、思考與交流相當重要。
我們強調,不僅要學習語言,還要透過語言本身學習知能。我們相信,最好的學習是在真實的環境中進行。況且文學在促成這種情況發生的方面扮演著特殊的角色。在所有學科領域裡,會學習到口說、書面與視覺交流之間的串連。再者,我們認為,母語的發展對於認知發展與文化認同維護極為重要。
學生學習期望
期望學生成為積極的學習者、懂得管理時間與資源,並參與學習社群。
成為積極的學習者
- 做出決定並採取行動以改善學習
- 成為積極溝通者,並在需要時尋求說明與協助
- 反思自己的學習,並利用老師給予的反饋
懂得管理時間與資源
- 準時並做好學習的準備
- 完成獨立學習的活動並按期完成
- 使用技術進行學習
參與學習社群
- 對自己的行為與選擇負責
- 支持並鼓勵他人成功
- 以最大的機會與生產力工作
學習方法
學習方法是義大國際高中教學與學習的核心。所有學生都應該了解提高學習,發展技能的重要性。雖然,某些學科的領域或活動可能更需要依賴特定技能,但學生將被要求在整個學習課程中使用與發展學習方法。
學習方法包括以下內容:
- 溝通:透過與他人的互動有效交流思想、訊息與資訊。閱讀、書寫與使用語言以收集並交流資訊
- 協作:與他人有效合作
- 組織:有效管理時間與任務
- 情意:管理心理狀態
- 反思:考慮學習過程
- 資訊素養:發現、解釋、判斷與創造資訊
- 媒體素養:與媒體互動,以使用並創造想法與資訊
- 批判性思維:分析和評估議題與想法
- 創造性思維:產生新穎的想法並考慮新的觀點
- 轉移:在多種情況下使用技能與知識
21世紀技能
這些技能與學習方法息息相關。
- 學習與創新技能:創造力、批判性思維、溝通與協作。
- 資訊、媒體與科技素養:此素養和能夠創造、評估和有效利用資訊、媒體與科技等相關。
- 生活與職生涯的素養:此素養和靈活性與適應性,主動性與自我指導、社會與跨文化理解、生產力與信賴、領導力及責任感等相關。